北京上海深圳接连松绑限购,买房人最该注意什么
三城短月内连发楼市新政。
北京8月9日、上海8月26日、深圳9月5日先后出台具体放宽措施。
政策缘起并非一时冲动。市场已从“有没有房”转向“住得好不好”,改善性需求上升;再加上销售下滑、土地出让回收放缓,尤其是深圳土地出让金在2025年上半年未进全国前20名,促使地方以差异化手段刺激交易、盘活存量资金。政府的目标既是稳住房市,也是在保障公共财政和就业之间做平衡。
北京的操作可以称为“针对郊区放宽”。北京市通知自8月9日起,对五环外商品住房(新房与二手房)取消套数限制,京籍家庭和在京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的非京籍家庭均适用;此前非京籍需缴满5年。即时反应是五环外案场咨询量明显增加。对打算出手的买家:先到社保局或税务局下载电子缴费证明,去房管局或网签平台核验购房资格,再咨询银行贷款政策,别以为限购松了就能忽略首付与贷款审查。
上海以“沪六条”形成较为全面的组合拳。8月26日执行后,外环外对沪籍居民和成年单身人士不限套数;外环内对沪籍仍限2套;非沪籍在购房日前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年者,外环外不限套数,满3年者外环内限购1套。公积金方面,对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住房,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%,并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且不影响额度计算,多子女家庭可叠加上浮。落地提示:先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确认项目是否列入绿色建筑目录,查询自身公积金可贷额度,再向银行做预审,避免到交定金时才发现额度不足。
深圳的放松最为激进,也最有操作性。市住建局与人行深圳分行9月5日联合公告后,罗湖、宝安西乡等地放开限购,非深户无需社保可购2套;深户及在深缴纳社保满1年的非深户,在非限购区买房不限套数;盐田和大鹏等远郊区购房不需资格审核。企业购房方面,限购区内对满足“满1年、累计纳税100万元且员工数≥10人”的企业可不限套数,非限购区企业完全放开。对买房人和企业的建议是:核实所在区是否被列为“限购区”或已放开,准备好税务与社保流水、企业纳税清单与员工名册;同时多家银行比价,因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由银行自主定价,不再像以往严格区分首套和二套。
短期市场反应已见端倪:上海多个新盘开盘即售罄,8月30日当天上海二手房(含商业)网签达1103套,创6月29日后新高;深圳也有中介和卖家反映看房预约与签约速度加快。支持者认为,这有助于稳住房企现金流与推进城市更新;但也有风险需警惕,热点板块若成交量被短期推高,可能引发价格回升和套利行为,监管部门要密切盯紧房价与信贷节奏。
给准备出手或观望的普通购房者几条实操提醒:先查清自己的购房资格和政策生效时间,下载并保存社保与个税电子证明;向公积金中心确认可贷额度与绿色建筑名单;办理银行贷款预审并比价,注意利率自主定价的新变化;与可靠中介或开发商沟通交付与限售条款,别只看“不限购”四字。若是企业购房,还要准备完税证明、社保与用工材料,并关注地方后续监管细则。
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说,“政策松了我终于敢带父母去看郊区改善盘了”;也有置业顾问提醒,“现在信息变动快,先做资格审查再下决定,别被销售口号带跑”。整体而言,这波政策给了改善型需求和边缘区域一次窗口,但买房仍需按个人负担能力和长期居住规划来判断。
你更关注哪一点变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