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9月10日,美国众议院以231票对196票的表决结果,通过了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(NDAA),批准了高达近9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。
这数字一出,着实让我心里一震,如此庞大的军费背后,美国却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更让人五味杂陈的是,科技大佬马斯克在洛杉矶的一场科技峰会上直言不讳:“美国政府基本没救了!”他点名国债利息支出已超五角大楼全年预算,债务规模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这边国会热火朝天批军费,那边马斯克却对政府效能彻底失望,美国内部到底咋回事?
今天我就带大家从军费法案的细节入手,结合债务危机和马斯克的犀利批评,聊聊这背后的深层逻辑。
先说这国防授权法案,近9000亿美元的军费可不是小数目,比上一财年还涨了一截,远超许多公共预算项目。
法案里明明白白写了,军人加薪3.8%,军备采购流程要简化,还得加大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军事投入。
光是AI军事应用这一块,预算就直指无人机集群控制和战场实时数据分析,预计未来三年投入超120亿美元,目标是让美军在高科技战场上保持绝对领先。
支持者说得头头是道,尤其是共和党议员麦克·罗杰斯,强调“没有强大国防,就没有国家安全”,这笔钱是应对全球威胁的“必须投资”。
我得承认,军人加薪和装备升级确实能提士气,比如美军计划采购的新一代F-35战机,单机成本约1.1亿美元,隐身性能在X波段雷达下反射面积仅0.1平方米,实战中能比传统战机多争取至少15秒的隐身突袭时间,这对战场生存率提升可不是小事。
但话说回来,钱花得再多,装备再先进,如果国内都快崩盘了,这安全感从哪来?
反对的声音也不少,尤其是民主党议员普拉米拉·贾亚帕尔直接开炮:“我们在给战争机器注资,却削减公立医院和电网改造预算!”确实,美国国债规模已飙到36万亿美元,每年光利息就得掏出比国防预算还多的钱。
更别提这次投票结果,231张赞成票中共和党占了219票,民主党只有12票支持,而196张反对票几乎全来自民主党。
这种党派分化的极致对立,简直就是美国财政分配撕裂的缩影。
就在法案通过的同时,美国国内危机可没少:加州飓风灾后重建卡壳,中西部铁路罢工没完没了,公立医院护士还大规模离职。
这些问题个个都需要钱,可国会愣是优先把军费批了。
我真忍不住想吐槽,这账本咋算的?
一边是军费年年涨,一边是债务压得喘不过气,这不是自掘坟墓吗?
再看马斯克的批评,真是一针见血。
他在“科技与治理”线上对话中直言,政府效率低下早就不是秘密,浪费触目惊心。
联邦政府每年因流程冗余浪费超3000亿美元,国防采购项目里34%的合同超支或延期,公务员体系中超60%的岗位还在用1980年代的信息系统。
这些数据可不是他瞎编的,全来自美国政府问责局2025年7月的年度报告。
马斯克还提到自己今年1月受特朗普邀请,领导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,试图用AI技术削减浪费,结果却一败涂地。
数千名联邦雇员丢了饭碗,多项项目和合同被取消,效率部反倒成了众矢之的。
5月离开政府后,他再没回华盛顿,甚至直言这段经历让他对政府改革的可能性彻底绝望。
我听着都替他憋屈,堂堂科技大佬,满腔热血想推动变革,却被体制磨得心灰意冷,这系统到底烂到啥地步了?
更让我揪心的是,马斯克把解决债务危机的希望寄托在AI和机器人技术上,可这路子真能走通吗?
技术确实能提效率,比如AI优化国防采购流程,理论上能把超支率从34%降到20%以下,甚至通过无人机自主巡逻节省人工成本,单次任务成本能从5万美元砍到2万美元。
但战场上光靠技术可不够,政治层面的矛盾才是大头。
两党斗得你死我活,利益集团的影响根深蒂固,短期政治利益和长期财政健康根本对不上号。
国会每年围着国防预算吵得不可开交,最后还不是照样批钱?
这结构性问题,技术咋解?
不信你看,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用无人机搞定点清除,技术先进得不行,可20年战争花了2.3万亿美元,最后还不是灰溜溜撤了?
技术再牛,政治决策失误照样白搭。
再说军费扩张的实际效果,2026财年NDAA通过的时机真挺扎眼。
美军计划用这笔钱升级“宙斯盾”系统,探测距离从400公里扩到550公里,这范围几乎能覆盖整个朝鲜半岛的空域,理论上能多争取10分钟导弹拦截时间,对抗弹道导弹的命中率能从75%提至85%。
但这玩意儿真能换来安全吗?
要知道,装备升级的同时,美国国内的窟窿越捅越大。
美联储最新数据显示,国债平均每分钟增加200万美元,到2030年,联邦债务利息可能吞噬财政收入的40%。
这账算下来,军费涨得再猛,国内不稳,安全也是空谈。
更别提,国际上对美军费扩张早有不满,欧盟就在今年8月公开批评美国“过度依赖军事手段”,中东国家也担心这会刺激地区军备竞赛。
花这么多钱,真能买来和平,还是只是给自己挖坑?
聊到这,我真心觉得美国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。
军费法案批了9000亿美元,装备升级、AI投入看着挺唬人,但债务危机却像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炸得稀碎。
马斯克说得没错,资金得和效率挂钩,要是光砸钱不优化系统,那就是加速崩盘。
想想美军在伊拉克战场,光后勤补给一项,每天成本就超1亿美元,其中30%因流程混乱白白浪费,这钱要是能省下来,投到国内医疗和基建上,老百姓日子能好过多少?
更深层的逻辑是,军费增长不等于国家安全,尤其当它以牺牲国内稳定为代价时。
技术或许能救一时,但政治结构不改,问题只会越积越深。
看着美国现在这架势,我是既无奈又有点痛心,花钱买装备容易,可买不来长久的稳当。
你们咋看?
这军费狂飙能换来真安全,还是只是面子工程?
来聊聊你们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