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没搞定和俄罗斯的事,泽连斯基就把眼光投向了南海,这家伙这是咋想的?中方又是怎么回应的呢?
最近,乌克兰和菲律宾搞上了军事合作,宣布十月就要签一份国防合作谅解备忘录。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也放话,说不只是签协议,还打算在无人机方面搞个联合生产。听着挺振奋人心,但想想乌克兰如今自己都在战火中打得晕头转向,还有空去帮菲律宾“带货”吗?
先说乌克兰到底打的啥算盘。自打俄乌冲突一开始,乌克兰就把无人机这块牌子打得响亮哩,在黑海跟俄军的行动里一度把对方搞得晕头转向。乌方似乎信心满满,觉得自己的无人机技术已经赶上“世界一流”水平了,所以到处推销经验和技术,试图拉菲律宾一把。表面上看,是卖技术,其实就是拉盟友。至于菲律宾嘛,怎么看都像被忽悠上了贼船,但他们自己倒是挺乐呵。
那么,菲律宾为什么这么乐意当这个“冤大头”呢?归根到底,还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找一种既经济又能保障安全的方式。菲律宾的财力有限,买潜艇啥的压力太大,大规模造些先进战舰更是难以实现,所以无人机成了个不错的替代方案。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还曾公开说过,无人机和无人艇能当“便宜潜艇”用。这话听似有理,其实就是用少钱办大事,听着挺诱人,但实际风险还真不小。
其实,菲律宾一直在积极寻求更多国家加入南海事务,明显是想借助外部力量帮忙,在南海争个一席之地。按照公布的消息,今年到目前为止,他们已经搞了10次所谓的“联合巡航”,估计未来还会继续增加,没有打算减少。而乌克兰的参与,也只是他们布局的一环罢了。
不过啦,关键在于乌克兰能为菲律宾带来啥嘛?实话讲,乌克兰现在的生存状态基本靠西方那点“输血”支撑,军工基础都快维持不下去了。虽然在战时赶紧搭了几条无人机生产线,但这些经验到底能不能用到菲律宾身上,恐怕未必靠谱喽。
菲律宾的工业基础跟乌克兰根本没法比,说白了,乌克兰就是试图借助菲律宾摘点存在感,还想讨好美国。对美方来说,只要有人在南海搅局,那可是再合心意不过的事儿。
同时,这合作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大的角力。在俄乌冲突中,乌克兰一直希望中国能用影响力制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,可中国却保持了中立。这让有些乌克兰人误以为中国是俄罗斯的“后台”,或许乌克兰盯上菲律宾,就是想从旁边给中国找点麻烦。
当然,面对这个动向,中方的回应也很快跟上。外交部的发言人林剑提到:“中方一向认为,各国合作应当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”这句话听起来挺普通,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了很深的信息:我们想表达的和不能说的,都已经告诉乌克兰和菲律宾了。
显而易见,中方已经留意到乌克兰和菲律宾的那些举动。考虑到这次合作的复杂和敏感,咱们选用了比较含蓄的方式来给他们提个醒。
另外,正如之前提到的,这种合作很可能变成菲律宾在南海“试火”的筹码,所以咱们也打了个适当的警示。当然,考虑到目前两边合作的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,我们的态度保持了点模糊,不做过多明确的表态,主要是想让乌克兰和菲律宾别走歪路,否则,面对的麻烦可就不只是一句外交话那么简单啦。
如果咱们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事,国际上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远的朋友。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权衡利弊。乌克兰和菲律宾这次合作,不过是个试探,想在亚太地区做点调整,背后其实还是大国之间暗中角力的展现。有时候,这种动作就是在试试水,看谁的底线在哪里。
对于乌克兰来说呀,在眼下这种局势,得拼尽全力去提高自己的战略谈判筹码。经历了连续的挫折之后,自己内部的增长潜力基本上受到了很大限制。跟菲律宾这类国家合作,也不过是想用点“小动作”,去试图对“大局”产生点影响。
对于菲律宾来说呀,每次和外头势力搞军事合作,都有可能变成把双刃剑。这不仅影响到菲律宾对南海的立场,还牵扯到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。如果和乌克兰合作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反而惹出麻烦来,菲律宾政府可得好好想想怎么向老百姓交代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