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**** **** “集中兵力才能活,分兵就是找死!”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的电报几乎拍碎了桌子。但谭震林的回复更硬气:“现在东进?部队连枪都端不稳!”南麻、临朐两战,华野2纵和7纵伤亡超6500人,一个连队从131人打到只剩39人。谭震林在诸城整补时发现,战士们“吃饭时筷子都在抖”。另一边,胶东的许世友带着缺编的9纵,面对范汉杰的钢铁洪流,连丢数城。华东局急得跳脚,谭震林却慢条斯理:“去胶东?不如南下打鲁中调虎离山!” **发展过程** 陈毅和粟裕在鲁西南急得冒火。8月27日,他们联名发报:“四个
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意昂体育

谭震林反对与饶漱石会师,陈粟急得团团转,一场败仗意外平息争论

点击次数:156发布日期:2025-07-26 06:47

****

****

“集中兵力才能活,分兵就是找死!”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的电报几乎拍碎了桌子。但谭震林的回复更硬气:“现在东进?部队连枪都端不稳!”南麻、临朐两战,华野2纵和7纵伤亡超6500人,一个连队从131人打到只剩39人。谭震林在诸城整补时发现,战士们“吃饭时筷子都在抖”。另一边,胶东的许世友带着缺编的9纵,面对范汉杰的钢铁洪流,连丢数城。华东局急得跳脚,谭震林却慢条斯理:“去胶东?不如南下打鲁中调虎离山!”

**发展过程**

陈毅和粟裕在鲁西南急得冒火。8月27日,他们联名发报:“四个纵队必须集中,胶东必保!”但谭震林的反驳有理有据:胶东山区狭窄,大军挤进去反而会被“包饺子”;鲁中敌军薄弱,打这里才能逼范汉杰回援。基层战士的日记透露了真相:2纵政委秦闲安牺牲后,部队弥漫着“打不动了”的情绪。而胶东老乡的回忆更揪心:“9纵撤退时,老百姓哭着往战士怀里塞地瓜,说‘你们走了,还乡团要杀人'。”

****

9月初,战场突然“安静”了。谭震林按兵不动,范汉杰却动了——他派整编64师157旅占了诸城。谭震林一拍桌子:“打!”9月9日夜,2纵、7纵猛攻诸城,眼看就要全歼守敌,却因阻援部队跑慢了半步,被迫撤退。战报显示:歼敌1500,但自己又赔上两千。战士抱怨:“白流血了!”另一边,许世友在胶东快撑不住了,华东局直接向军委告状:“再不分兵,胶东就没了!”

****

毛主席的电报像一盆冷水泼下来:“谭震林部暂留滨海,一个月后敌必分兵!”原来,中央早算准范汉杰的攻势长不了。更绝的是,军委一纸命令把东兵团指挥权全划给华东局,陈粟专心管西线。谭震林这才恍然大悟,9月24日挥师东进,10月1日与许世友会师。整编64师果然被调走,胶东战局瞬间逆转。

****

但胜利背后藏着隐患。许世友升任东兵团司令,谭震林改当政委,表面“将相和”,实则暗流涌动。部队整编时,2纵战士嘀咕:“打了半年,怎么又归‘胶东帮'管了?”1948年2纵调往苏北时,老兵们甚至抗议:“山东人凭什么不能守山东?”而华东局内部文件显示,饶漱石曾私下批评谭震林“战术僵化”,谭则反击“有人只会纸上谈兵”。

****

这场争论看似以“集中兵力”的正确告终,但细想却滑稽:谭震林的分兵方案真的一无是处?若早调2纵、7纵南下鲁中,范汉杰或许更早分兵。而军委的英明决策,不过是把谭震林的“错误”拖成了“正确”。更讽刺的是,最后山东兵团五个纵队,还是分出了2纵去苏北——这不正是谭震林当初的思路?历史没有如果,但指挥部的争吵声提醒我们:有时候,真理未必掌握在声音大的人手里。

****

假如你是谭震林,面对“必须集中兵力”的死命令,你会选择:

A. 硬刚上级,坚持分兵打游击?

B. 认怂东进,哪怕部队垮在半路?

(选A的评论区扣1,选B的扣2。ps:选A的别忘了1948年2纵被调走时,哭得最惨的也是你们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