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近日,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,一场本该聚焦“多边主义”的辩论会,却突然变了味儿。美国代表谢伊在会上意外发难,偏离主题,把2016年南海仲裁案搬出来,指责中国“破坏国际法”,还要求中方接受裁决。 好一场“国际审判”,是不是有点好笑?毕竟,高举“国际法”大旗的美国,自己至今都没签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。一个局外人,非要跑来当“法官”,指责别人不守规矩,这出戏码,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讽刺。 自己不守,却要别人守? 美方代表在联合国会上,煞有介事地把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拿出来说事,好像那是板上钉钉的“法
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意昂体育

联合国中美摊牌,美方对华划红线,中方霸气驳斥,反手当场打脸美

点击次数:122发布日期:2025-07-30 14:14

近日,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,一场本该聚焦“多边主义”的辩论会,却突然变了味儿。美国代表谢伊在会上意外发难,偏离主题,把2016年南海仲裁案搬出来,指责中国“破坏国际法”,还要求中方接受裁决。

好一场“国际审判”,是不是有点好笑?毕竟,高举“国际法”大旗的美国,自己至今都没签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。一个局外人,非要跑来当“法官”,指责别人不守规矩,这出戏码,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讽刺。

自己不守,却要别人守?

美方代表在联合国会上,煞有介事地把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拿出来说事,好像那是板上钉钉的“法律铁证”。他们想把中国推到“被告席”,营造一个“中国违反国际法”的舆论氛围。

但稍微了解一点内情的人都知道,这份仲裁案从一开始就蹊跷。那是2013年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搞出来的,背后却有美国国务院全程操控的影子。仲裁庭的法官多是美、英、日等国指派,就连裁决书,据说都是美国律师起草的。

这根本不是什么公正的“法律裁决”,而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政治表演。美国试图用这种方式,给自己插手南海事务披上“维护国际法”的外衣。

满嘴自由,却尽是侦察

面对美方的指责,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直接回击,表明中方对所谓仲裁“不接受、不承认”。他说得很明白,美国自己都没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哪来的资格充当“法官”?这种“双重标准”,实在让人无法信服。

中方代表还用一系列数据,揭露了美军在南海的真实行动。今年上半年,美军舰机伪装民航信号抵近中国侦察高达62次,第一季度就激增了40%。这不是赤裸裸的挑衅,又是什么?

再看看军事部署,美国在菲律宾苏比克湾部署了12艘无人艇,还在菲新增4个军事基地,其中3个直接面向南海。部署的陆基中程导弹,射程都覆盖到中国华南沿海了。这是不是在搞地区军事化?

德国智库的一份报告也把美国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戳穿了。报告说,2024到2025年,美军83%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都是故意贴着中国岛礁12海里走的,跟真正的商业航道重合度不到9%。这不是为了航行自由,分明就是为了惹事。

中国外长王毅也曾直接点出美日两国在国际法上的双重标准,用中国太平岛、美国环礁和日本冲之鸟礁的例子,反问西方在国际法问题上为什么总是选择性失明。

谁的焦虑,谁的生意

美国为什么非要搞这出“法官”变“被告”的闹剧?说白了,还是心里急了,既有地缘政治的焦虑,也有实实在在的利益驱动。

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的深度融合,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3.2万亿元。美国明显感觉到,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正在慢慢溜走,心里自然不舒服。制造地区紧张,就能为它继续干预找借口。

还有军工利益。美军在南海的每一次行动,都能给它争取到更多军费,比如一次“航行自由”行动,就能带来30亿美元的军费追加。同时,也给那些军火商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订单。埃及前驻华大使就曾一语道破,美国的军事行动跟油价上涨、军工复合体的利益是挂钩的,根本不是为了所谓的“自由航行”。

“亚洲方式”定南海

虽然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吵得欢,但它的那套话语在南海地区,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小。会议上,东南亚国家的代表们面面相觑,那种微妙的态度,其实就表明了他们对域外势力干预的警惕。

印尼防长普拉博沃等地区政要,都明确提出了“亚洲方式”解决南海问题,意思就是,南海的事儿,还得亚洲人自己说了算,不欢迎外人指手画脚。这跟菲律宾国内一些人鼓吹“彻底倒向美国”的声音,形成了鲜明对比,也反映出区域内对未来走向的主流选择。

在联合国交锋后不到24小时,中国海事局就发布了航行警告,在南海划定禁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军事训练。这既是对美方挑衅的直接回应,也亮明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。

《南海行为准则》的磋商已经完成了三读,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国都支持在年内签署。中越之间建立了海警热线,中马也建立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。这些都在说明,地区国家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合作来解决问题,而不是跟着域外势力起哄对抗。

结语

联合国会场上那场错位的“审判”已经结束,但它却把一个事实摆在了世人面前:当一个国家试图扮演它根本没资格扮演的“法官”时,只会加速暴露自己的虚伪和焦虑。美国在南海的困境,说到底,就是它无法接受南海的“定海神针”不再来自遥远的航母编队,而是植根于地区国家对和平、发展和合作的共同渴望。当事实和数据取代空洞指责,当务实合作压过地缘操弄,谁是真正的建设者,谁又是麻烦制造者,答案其实早就显而易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