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兰和比利时的球馆,气氛完全就是两个世界。一个在庆祝,一个悄无声息。劳里·马尔卡宁的表演,没人能打断。两场比赛吼下79分,14个篮板,5个抢断,比利时全队加起来都不像一个级别。31分那场一共出手才12次,三分6中4,罚球12中11,效率完全不像常规认知里的大个子。在芬兰国家队,马尔卡宁连自己都破纪录了,48分,9个篮板,3个抢断1个帽子,25分钟就搞定。芬兰单场得分王,名字直接刻到历史里。
数据不只是好看,能让人直观发现他跟NBA环境下的差别,欧洲篮球防守很讲究协作,空间紧密,所有马尔卡宁最擅长的点全都能用。2米13的个子,能守能投,还能下快攻,上来就是一套航空母舰无球战术。欧洲赛场没有防守三秒,被他拉到外线再突进去,比利时这种球队根本干不过。2022年欧洲杯场均27.9分,8.1板,180俱乐部三项加到一起命中率突破天花板。西班牙那个老狐狸斯卡里奥罗都说他是选手里面最难搞的。国际赛的规则,让马尔卡宁彻底解放。很多看惯NBA的朋友可能刚开始还疑惑,为啥同一个人到了FIBA舞台这么夸张,战术设定、无球出手环境、篮板保护和空间切割,全部做成了定制版战士。
勇士队看到这里,估计谁都不好受。金州这两年千方百计保波杰姆斯基、困住库明加、又想着穆迪未来能当大腿。爵士报价来得直接,库明加、穆迪、波杰姆斯基,全要,首轮签也得加。勇士就卡在波杰姆斯基这里,拉科布、邓利维,内部死活不松手,一口咬定波杰姆斯基核心拼图。经纪人一句话:“要不就等到自由市场看看能出多少钱?”于是马尔卡宁留在盐湖城,这边开出四年2.2亿,大合同加在账簿上,勇士却还在犹豫。
换来的是啥?波杰姆斯基现在最多就是个蓝领球员,能拼,但是三分、防守、持球组织,各项都是水平线以上,工兵型,做不到火枪手。库明加呢,去年打得还行,球迷觉得他能冲击全明星,现在闹到跟管理层完全谈不拢,790万资质报价,3000万要价,梦和现实越拉越远。汤普森已经去了别的地方,走的时候老将遗憾多,替换方案搞了个巴特勒进来,35岁了,打得还没汤神拼。勇士最高时那个光芒熄灭,留下了操作上的失措。
爵士重建思路反倒干净利索,马尔卡宁当队长,围绕新秀拉起架构,艾斯贝利、克莱顿填进轮换,把仅有的球星资源用到最极致。犹他这两年培养队伍、探索化学反应、交易空间都给做足,夏天谈续约没废话,马尔卡宁三方都满意。勇士这边口袋里剩的筹码,就等于赌命。如果一个赛季打崩,首轮签、年轻球员、未来空间几个全没剩。
现在还有一层悬念。马尔卡宁在FIBA基本场场神仙级别,欧洲杯那样的单节20分根本不是新闻,芬兰球迷叫他“北境妖刀”。这边到了NBA,爵士体系统治力没那么扎实,场均也就19分、5.9板,命中率下滑到42.3%,而且全队缺乏持球核心,马尔卡宁得分基本靠外线和战术终结。八年职业生涯,没有一场季后赛,数据好看,比赛含金量常被外界疑问。价值就卡在这——高薪年限顶了四年,平均4900万美元,争冠队真心不敢压上。即便这样,管理层还是觉得他不值得梭哈。
但现在欧洲哨声响起,每当马尔卡宁在外线弧顶、快速空切杀进去,整个比赛氛围完全变了。空位三分,罚球线上出手,转身勾手,甚至拿大个子当空气直接穿过去。社交媒体上,芬兰官方账号刷屏,勇士球迷的话题评论区全是“要是当时操作果断点”,感叹、回忆、遗憾夹杂着羡慕。
勇士过去很少犯这种战略级失误。库里核心地位稳,汤普森、追梦围绕搭建,整个体系靠精准选秀和交易运转。马尔卡宁就是那种能解决球队最大痛点:空间、灵活、得分爆发力、攻坚期可以解决单打,体系里适应无球,防线也能变换补位。全能前锋一直是勇士每个冠军年梦寐以求的“最后一块拼图”。管理层一旦松口,少点犹豫,都不是今天这个结局。
球迷最关心还是库明加接下来怎么弄。年轻身体天赋真的不缺,去年进步很快,到关键续约时一枪打到天价,球队不会毫无底线加码,双方信任感迅速下滑。波杰姆斯基这批“潜力股”,打出来很难说哪天能蹦进核心轮换,大概率继续运行试错。勇士新赛季想再拼夺冠,主动权已经基本全部丢了。
马尔卡宁留在爵士,芬兰球迷等着看他欧洲杯继续暴走。勇士这边,一边羡慕,一边焦虑,昨天的阵容画面和今天的赛场气氛,全都断层式反差。每次看马尔卡宁爆发,总觉得多了点什么丢失的可能,还有什么没来得及尝试。金州最需要的空间能力、攻坚能力、即插即用的锋线核心,曾经有机会,但被自己珍视却成长有限的年轻人挡住。整个办公室的气氛,只有一波又一波无奈。
马尔卡宁到底是不是勇士错过的最后拼图?库明加未来还能不能扛住大旗?你怎么看,留言区聊聊
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