亿纬锂能,绝不向命运低头!
2023年至今,动力电池行业受供需失衡的影响,结束了粗放式增长阶段,迈入精细化发展的新时期。
在行业格局重新洗牌的过程中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这类头部企业依靠规模与技术上的优势,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,多数二线厂商只能选择收缩业务来维持生存。
但同样身处二线阵营的亿纬锂能,却不甘心接受这样既定的行业格局!
尽管其创始人刘成金曾直言:根本无法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抗衡。但在实际行动上,亿纬锂能始终紧紧跟随宁德时代的脚步,丝毫没有松懈!
从固态电池领域来看:
2025年6月初,宁德时代抛出重磅消息,宣布其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突破500Wh/kg,并且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。
而仅仅三周后,同样选择押注硫化物路线的亿纬锂能便迅速跟进,发布了Ah级软包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样品。
虽然其固态电池350Wh/kg的单体能量密度比不上宁德时代,但800Wh/L的体积能量密度却展现出了独特的差异化优势。
关键的是,亿纬锂能已经计划提前布局,在2026年就实现1.0版本全固态电池的量产,这一比宁德时代的量产计划提早了一年!而且亿纬锂能还将在2028年推出2.0版本,实现400Wh/kg的能量密度。
从出海角度来看:
面对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压力,宁德时代早在2019年就率先在德国建厂,向海外市场突围。后来其在匈牙利、印尼等地的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,到2024年,海外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三成。
如今,亿纬锂能则紧跟宁德时代的步伐,采取“两条腿走路”的策略。
一方面,亿纬锂能自2022年起启动了主要生产大圆柱动力电池的匈牙利项目,加快了海外扩张的速度,全力开拓欧洲电动汽车市场。
截至目前,亿纬锂能的匈牙利工厂仍在建设当中,计划总投资不超过99.71亿元,建成后年产能可达30GWh。
另一方面,亿纬锂能正在开辟新的路径,押注竞争相对缓和的储能电池市场。2023年8月,其马来西亚二期磷酸铁锂储能项目开工,预计2026年初开始量产。
2025年6月底,亿纬锂能又宣布将投建年产能约38GWh的马来西亚三期储能电池工厂,投资金额不超过86.54亿元,预计将在2025到2026年两年内启动建设。
如今,亿纬锂能已经实现了对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覆盖,2024年年报显示,其海外业务贡献了117.9亿元的收入,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25%。
虽然海外营收规模还赶不上宁德时代,但也足以看出亿纬锂能与宁德时代“贴身竞争”的势头,难以阻挡。
然而,在这种发展策略下,亿纬锂能的资金链却出现了问题。
要知道,近年来随着亿纬锂能持续推进产能扩张,其2025年一季度的在建工程额高达110亿元。
除了匈牙利和马来西亚这两大海外项目外,公司同时推进的还有云南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、四川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等。
而这种快速扩张的背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,那就是亿纬锂能的负债规模不断扩大。
2020-2025年一季度,其短期借款从2亿元大幅增加至9.68亿元,长期借款更是从11.05亿元一路增长到204.7亿元,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翻了20倍!
2025年一季报显示,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上升至61.98%,带息负债规模也攀升至328.8亿元。
而此时,亿纬锂能还需要通过自有或自筹的方式,为正在推进的匈牙利、马来西亚两个海外项目合计筹措超过180亿元的巨额资金。
即便2025年一季度,亿纬锂能账面上有134.35亿元的货币资金和45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,但面对328.8亿元的带息负债和180亿元的新项目投资,这些资金储备也显得十分紧张。
就在扩张的野心受到资金阻碍时,巧合的是,宁德时代的一个巧妙举措给亿纬锂能带来了关键启发!
那就是赴港上市。
继宁德时代2025年5月成功登陆港交所之后,亿纬锂能再次追随宁德时代的方向,于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。
根据披露,亿纬锂能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0%的H股,预计募资规模约为300亿港元。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和马来西亚项目的建设,以及补充运营资金。
如果这次IPO能够顺利通过,亿纬锂能无疑将实现“一箭双雕”,既能缓解当前的负债压力,又能为后续的产能提升储备充足的资金。
但话说回来,其大规模扩张的背后,真的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来支撑吗?
从短期来看:
2024年年报显示,亿纬锂能的产能利用率为86.56%,较2023年提升了1.92个百分点,比宁德时代的76.33%高出不少,可见其现有生产线的运转负荷是比较饱满的。
而且,2025年一季度,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0.17GWh,同比增长57.58%,直接带动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28亿元、11.01亿元,同比分别提升37.34%、3.32%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亿纬锂能曾公开表示,其四川21GWh大圆柱乘用车项目拟生产的三元大圆柱电池,在未来五年已经获得了合计超过286GWh的意向性需求。
并且公司还接连收到了一汽奔腾、长安汽车等企业的定点通知,这也印证了客户对其技术路线的认可。
再从储能领域的实际表现来看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2.67GWh,同比大幅增长80.54%,可见其储能电芯的市场竞争力十分强劲。
亿纬锂能也公开提到,其23GWh的圆柱铁锂储能项目尚未完全投产,就已经获得了未来五年约88GWh的意向需求。
2025年2月,亿纬锂能的子公司亿纬动力更是与海博思创签订了2025-2027年的电芯采购合同,预计采购总量约50GWh,为产能锁定了销路。
从远期来看:
如今,亿纬锂能已经布局了eVTOL、无人机等低空领域,并且成功收到小鹏汇天下一代原理样机低压锂电池定点开发通知书,打入了航空电池供应链。
在技术储备方面,亿纬锂能eVTOL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320Wh/kg。
预计到2026年,eVTOL有望带动固态电池市场产生百亿元的增量,而亿纬锂能也有望在航空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
由此可见,亿纬锂能的产能扩张计划并非盲目之举,而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之上。
总之,目前亿纬锂能正处于高杠杆扩张的关键阶段,未来能否从规模扩张转变为效益实现,还需要时间来检验。
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