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昭智谋高超,勇猛更胜张辽一筹,江东第一猛将当属此人,连周瑜和吕蒙都自认不及。
三国时期那些宏大的战略构想,你或许只听说过《隆中对》,但实际上,鲁肃被孙权招揽后,就已为东吴精心绘制了一份战略蓝图,这便是《榻上策》。《榻上策》大约是在公元200年,孙权刚登基时提出的,比公元208年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的密谈还要早。
《榻上策》的主要谋略:因为事情繁多,先灭掉黄祖,再攻打刘表,一直打到长江的尽头,把这片地盘全占了,然后称帝号令天下,这是仿照汉高祖的霸业。鲁肃的眼光真够长远,他让孙权趁着曹操在北方忙得不可开交,从公元200年起就赶紧消灭黄祖和刘表,接着再图谋巴蜀之地,掌控整个长江流域,好跟曹操平分秋色。
放眼整个江东,跟鲁肃想法相同的居然是个大将。这人就是曾当过锦帆贼的甘宁,甘宁这人的一生那可是充满传奇。他被周瑜和吕蒙一起举荐给孙权后,一见到孙权就献上计策:先打败黄祖的军队,然后敲着战鼓往西进军,占领楚地的关隘,势力范围扩大后,就能慢慢谋划夺取巴蜀,这事儿在《三国志》里有明确记载。
甘宁头回见主公孙权时,说咱们东吴得先打垮黄祖,夺了荆襄那块地,再慢慢打算拿下巴蜀。这想法跟鲁肃早先写的《榻上策》一模一样。当时张昭也在场,听了不同意,跟甘宁吵了起来。要论看战略的眼光,那时候甘宁可比张昭还强点,毕竟张昭还曾主张向曹操投降呢。
甘宁本是巴郡也就是益州那边的人,年轻时游手好闲,是个不务正业的公子哥,但他擅长水战,从小就当强盗,抢船夺财,因此得了个“锦帆贼”的绰号。后来赶上乱世,甘宁决定洗心革面,开始读书学兵法,这人啊,一旦自己想通了,那潜力可是无穷的。甘宁先后在刘表、黄祖手下做事,但都没得到重用,期间还射杀了东吴的大将凌操。
甘宁和孙权谈完那番话后,便开始得到重用,后来东吴几乎每场大战,都能看到甘宁的身影。攻打江夏黄祖时,他去了;孙刘联手打赤壁时,他也去了;周瑜攻打曹仁守的南郡,他同样在;曹操挑起濡须口之战,他依旧参战;和关羽在湘水对峙,他也在场;和张辽的逍遥津之战,甘宁也没有缺席。
周瑜临终前给孙权提了个分天下为二的计策,甘宁和周瑜想法一样,都主张往西打去占领巴蜀,可惜周瑜突然死了,往西打的计划也就黄了。
要说江东最有战略眼光、打起仗来最猛,特别是水战超厉害的大将,那肯定是甘宁。看甘宁打仗的次数就知道,要是东吴去打巴蜀,他还能当个向导,毕竟那是他老家。而且,甘宁还曾带着一百骑兵就敢去劫曹营,这胆识和勇猛,比周瑜、吕蒙都强。怪不得孙权都说:曹操有张辽,我有甘宁,两人不相上下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